我校教师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师生做学术讲座

发布者:科技处发布时间:2019-11-21浏览次数:5575

美国东部当地时间20191118日下午130分,我校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副教授赵国月为访学单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教师和博士生做了题为“How to Die?: Some Ideological Constraints in the Translation of American Nonfiction Literature into Chinese”的学术讲座。

这是我校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教师在国外知名大学举办的第二场学术讲座,上一场学术讲座是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主任李雪顺教授在查尔斯顿大学举办的。

本次讲座由宾汉姆顿大学“翻译研究和教学项目”(TRIP)中心的Seo Yeon Julie Paik博士主持,中心主任Chenqing Song(宋晨清)教授、“亚洲和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心”(AAAS)的“中国研究”负责人Nicholas A. Kaldis教授和TRIP项目中心博士、访问学者等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赵国月老师简要回顾了意识形态和翻译以及禁忌语翻译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指出鲜有学者关注意识形态对禁忌语翻译的影响。讲座在中、美对禁忌语“死”的文化差异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中国大陆地区与中国台湾地区对美国作家Peter Hessler非虚构文学著作《江城》中禁忌词汇“death”汉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其背后的原因。

“死”(death)在美国文化中基本上是一个中性词汇,在美国的媒体常见用来描述人的生命终结,也可以出现在日常的对话交流中,不论被描述对象身份或地位其用法是一致的;但在中国文化中,“死”是一个典型的禁忌语,针对不同身份和不同地位的人衍生出不同的委婉语,用法不尽相同。在汉语中基本可以将针对禁忌语“死”的不同表述分为两个范畴,一类是“肯定性”(positive),如逝世、辞世、过世、去世、离世、作故、归西、己故、长眠、安息、与世长辞等,另一类是“否定性”(negative),如死、一命呜呼、亡、见阎王、翘辫子、蹬腿、下地狱、短命等。研究发现,River Town的繁体汉译版本和简体汉译本对原文中“death”的汉译主体上是趋于一致的,两者使用“否定性”范畴词汇多于“肯定性”范畴词汇。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繁体译本使用的“否定性”范畴词汇远远多过简体汉译本,而“肯定性”范畴词汇远远少于简体汉译本。

    讲座中赵国月老师指出,两种译本对禁忌语“死”译法存在一致性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与中国台湾地区译者使用同一种语言,受同一种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约束,两者之间的差异则由各种因素造成,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与中国台湾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的意识形态差异。对造成两个汉译本就禁忌语翻译差异的意识形态因素详尽分析后,赵国月老师又对两岸译者在各自译本中的身份趋同性与角色扮演的差异性做了细致的论述。

   讲座结束后,宾汉姆顿大学“翻译研究和教学项目”中心博士生和Nicholas A. Kaldis教授就相关话题与赵国月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较好的研讨效果。本次讲座内容为赵国月老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世纪(2000-2015)中国对美国非虚构文学的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17XJC74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Binghamton Univers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始建于1946年,是纽约州立大学系统四所大学中唯一入选公立常春藤联盟的大学,现已成为美国东北部著名的公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也是与蒙特雷国际研究院、肯特州立大学齐名的开设翻译研究项目的美国五所大学之一。宾汉姆顿大学的“翻译教学与研究项目”(TRIP)由知名翻译学者Marilyn Gaddis Rose教授在1971年创办,是美国高校设立的第一个翻译博士学位项目。Rosemary Arrojo等国际知名翻译学者曾执教于宾汉姆顿大学该项目,有较好的翻译研究传统。

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供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