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动态

【绿色智慧环境学院】深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发布者:卢俊发布时间:2024-01-07浏览次数:248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绿色智慧环境学院于2017年开始酝酿智慧环保产业学院。对接生态环保产业技术智慧化发展新趋势,秉承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建设理念,融合遥感、大数据、无人机等新兴技术,与10余家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设面向智慧环保产业的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企业服务、创新创业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智慧环保产业学院于2021年获得市教委立项建设。

一、建设举措

1. 校企协研、学科交叉,重构智慧+”人才培养方案

校外联合重庆港力环保、北京航天宏图、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校内整合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等院系的相关学科,共同制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衔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慧+”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2. 校企协研、校内协同,构建智慧+”师资队伍

通过聘请行业导师组成由校内外师资共建的教学团队;通过培训、访学等方式内部靶向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选派教师赴合作单位挂职锻炼与兼职,或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补齐教学科研中的工程实际短板。

3. 校企协研、校内协同,拓展四大融合资源

一是拓展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形成系列智慧+”环保类教材;二是拓展双创与教育融合资源,共同开发智慧+”生态环保创新创业讲义、商业计划活动案例等;三是拓展生产与教学融合资源,撰写生产实际与专业理论有效结合的智慧+”环保类实践教学案例库、实验项目等;四是拓展思政与专业融合资源,打造优秀课程思政及案例。

4. 夯实交叉融合实践平台,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一是以产学研用为目标,强化校外智慧环保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二是以行业产业技术技能要求为准绳,着力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优化实训项目、设备配置和师资配备;三是以服务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加强学科交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四是培育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强化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平台建设。

5. 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校企协研六大协同机制

一是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打破校内二级学院行政管理壁垒,建立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及管理机制、资源流动机制及绩效评价机制等。二是完善校企协研六大协同机制,即培养方案协同制订、培养平台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协同开发、师资队伍协同培育、产业技术协同研发、实习就业协同服务等机制。

二、建设成效

1. 构建了智慧+环保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示范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专业水平上台阶。

2. 形成智慧环保系列教学资源,出版生态环保产教融合系列教材12本,获批市级一流课程8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共建示范课程1门、市级教学案例3个、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立项市级以上教改项目21项。

3. 教学科研平台上台阶,获批环境科学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立项微专业2个,形成“2+2+1”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15个,共建智慧环保类实验室4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资源与环境学科成为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

4. 服务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成立智慧环保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参与行业标准制定4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8项,获中国产学研创新奖2项。获批北控水务1+X“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考核试点,加入了4个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成为副理事长和理事单位。承办了2023年重庆市社会化生态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资政建言成果获得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中国侨联等采用7项,获得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项,获奖3项。

5. 智慧环保师资团队实力增强,构建了校内教师65人、校外行业导师25人的师资队伍,拥有省部级人才5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80%。校内教师和校外行业导师共同承担课题教学、实践指导、课程资源开发、平台建设、技术研发等任务。

6.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学生动手岗位实践能力显著提升,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6项,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比例高达95%。利用大学生在行动三下乡等活动开展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4篇,立项市级以上示范项目2项。活动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华龙网等多家平台报道90余次。

(绿色智慧环境学院 供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