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报道我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的成绩

发布者:苟川发布时间:2019-01-04浏览次数:6146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重庆教育大会会议精神我校瞄准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埋头厚植发展基础,配套推进人才培养“卓越计划”、学科建设“高峰计划”、科学研究“攀登计划”、队伍建设“梧桐计划”、校园建设“精品计划”,大力实施本科教育“四个一流”建设,科研创新、队伍提质、教学改革三张名片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1月3日,《重庆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报道在我校瞄准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埋头厚植基础,配套推进改革取得的成绩。


长江师范学院瞄准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

埋头厚植基础 配套推进改革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全国教育大会和重庆教育大会无疑为重庆高等教育指明了航向,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长江师范学院埋头厚植发展基础,配套推进人才培养“卓越计划”、学科建设“高峰计划”、科学研究“攀登计划”、队伍建设“梧桐计划”、校园建设“精品计划”,大力实施本科教育“四个一流”建设,科研创新、队伍提质、教学改革三张名片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关键词:科研创新

探索科研体制改革学术研究释放活力

2009年,长江师范学院成立重庆民族研究所。经过近10年发展,民族研究所“升格”为重庆民族研究院,成为长江师范学院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

为做好“大民族学”研究,长江师范学院陆续从清华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扎实开展田野调查,深挖武陵山片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学术资源喷若涌泉。

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去年该校的民族学学科拿到5项,在全国该领域中排名第8位,乌江流域经济社会文化研究高地已具雏形,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学术影响。

事实上,民族研究还只是长江师范学院科研创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无论是在创新平台、创新团队,还是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产学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相关数据显示,近6年来长江师范学院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个;仅2018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项目2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956篇,年均增长10.4%;先后获得30余项政府科研奖,展现出一幅生机蓬勃的学术图景。

把科研创新的兴奋点和社会服务的聚焦点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科研创新落地生根,学校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00余项,师均横向科研或技术服务经费5万元以上,一系列关于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的成果相继涌现。

例如“作物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组配出2个优良杂交玉米品种,推广应用累计新增产值3600万元;又如“榨菜种植与深加工创新团队”研发出榨菜长效复合肥,累计产生效益255.6万元;再如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单套醇酮生产装置和国内最大单套产能的己二酸生产线……

学术研究释放出了创新活力,这也得益于长江师范学院的科研体制改革。

据了解,该校持续出台《科研业绩认定与量化计分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绩效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支持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为创新驱动注入了新动能。

关键词:队伍提质

筑巢引凤固本强基梧桐计划力推转型

日前,长江师范学院成为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标志着该校具备了承担“双师型”教师培训、卓越校长研修等“国培”“市培”的资质与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长江师范学院曾经也面临高层次人才匮乏、师资结构不合理、学科整体实力薄弱的困境,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该校全力寻求突破,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培养、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加快拓展教师队伍的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在成功实现人才队伍“双百工程”之后,长江师范学院从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结构和质量转变,更加注重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审视人才强校工程。

围绕6大学科专业集群,该校打出人才强校组合拳——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应用型教师队伍培训计划、优秀青年教师队伍培养计划,以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工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努力打造学科建设高端人才队伍、高水平创新研发团队、教学名师群体及先进技术应用骨干力量。

“筑巢引凤,是改善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学校教师工作部门负责人说。

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政策并付诸实施,仅一年内就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稳定在350人以上并以较快速度增长。为让人才留得住、有发展,长江师范学院大力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晋职晋级、挂职锻炼……其爱才、惜才、用才情意之恳切、措施之配套、落点之实、功夫之深,在全国高校中亦不多见。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的前提下,长江师范学院去年又推出“梧桐计划”,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博士送培”、“人才引入”、“能力提升”三大工程,让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适应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要求的师资队伍茁壮成长。

关键词: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个一流撬动发展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第八届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一等奖……

在长江师范学院,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站上全国舞台发光发亮,他们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也生动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长江师范学院办学的“生命线”。近年来,该校积极引导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上,推进实战化、网络化教学,倡导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开展评价方式改革,推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如今,管理学院将“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开到企业管理一线,美术学院依托“师生共同体”专业工作室实施师徒式教学,传媒学院开展“拿作品说话”的“教学做合一”式教学,各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呈现出千帆竞发、各美其美之壮景。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和重庆教育大会精神,长江师范学又开启了一流本科教育“四个一流”建设的新征程。

据了解,“四个一流”包括一流专业、一流课堂、一流人才培养质量、一流教学管理等,配套推进一流教师队伍建设、一流学风建设,“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四维支撑。一流专业聚焦专业结构和专业单元,一流课堂聚焦课堂革命和课堂阵地,一流人才培养质量聚焦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和“拉杆起飞”,一流教学管理聚焦教学管理的简洁高效、安静有序。

目前长江师范学院出台了推进“四个一流”的具体举措——“长师本科教育40条”,学校正沿着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之路,在“转型”中寻找“定型”,瞄准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配套推进、持续发力,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http://www.fulingwx.com/show-101-49342.htm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