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非师范专业学风建设,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以学科竞赛为牵引,实施“匠芯”计划,探索“营”(训练营)、“团”(学科竞赛团队)、“司”(校企协作公司)三层学风建设模式。通过“匠芯”训练营,激发学科竞赛意识,奠定学科竞赛基础;通过学科竞赛团队建设,强化竞赛实训,提升竞赛成果;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打通人才培养与公司需求通道。将学科竞赛贯穿大学四年,通过意识熏陶-基础培训-赛事实训-技术培养-企业产品,完成从核心能力提升到企业用人标准的闭环培养,营造“以赛促学、以赛提质、以赛促就”的优良学风。
一是强化“营”的建设,以赛促学。以“匠芯”学科竞赛训练营为载体,夯实基础培训,奠定理论基础,帮助学生明确竞赛方向。通过新生开放日,组织新生参观学院学科竞赛基地,激发学生专业热情,熏陶培养竞赛意识;通过“匠芯”训练营软件、硬件基础培训,科研培苗从大一抓起。第一届“匠芯”训练营大一近90%的学生参与,39个学生参与鸿蒙微专业学习,150多名学生参与“蓝桥杯”等竞赛,实现参赛人数的历史性突破,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是深化“团”的建设,以赛提质。学院建立了“聚焦四类竞赛项目、打造四个竞赛团队、夯实四种条件保障,做强四个学生社团”为主要内容的“四四式”学科竞赛育人体系。通过“匠芯”训练营引导学生加入相应的竞赛团队,接受团队教师全方位指导,同时推荐选拔参加市级、国家级、世界级赛事,逐步在院内形成了“比学赶超”学习氛围。近三年,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市级奖项共160余项,其中国家级80项。发表核心高质量科研论文20余篇,竞赛质量和数量稳步提升,良好学风蔚然成风。
三是拓展“司”的建设,以赛促就。学院依托产业学院,秉承“优势互补、互利发展、实现共赢”的宗旨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人才、技术直接落地公司。通过“项目需求到学校实现技术研发与人才成长并举,人才技术到企业实现转化产品与高质就业并行”的有效衔接,推进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互为促进。每年选拔学科竞赛优秀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毕业后直接携带成熟的技术落地企业,实现技术-产品-公司的无缝对接。 “迦蓝迈时”企业奖学金也为学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近两年评选20个优秀团队,22名先进个人,发放奖金近10万;近三年有30余名学生在伽蓝迈时企业高质量就业。今年,2025届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151名参与企业集中实习,占比48%,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