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长师年度“十大新闻”

作者:发布时间:2019-12-31浏览次数:4704

1.【发展新动能】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卓有成效

9月12日,我校正式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精心制定《中共长江师范学院委员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以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对照检视、整改落实等配套方案;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去、请进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榜样示范教育、党风廉政教育活动,通过“两讲”“两史”锤炼党性,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教学、科研、服务一线调查研究,认真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狠抓整改落实。1019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文容来校调研指导主题教育。123日,副市长陆克华来校指导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与师生党员代表座谈并讲授党课。

2.【科研新突破】我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

2019年,学校围绕学科建设“高峰计划”与科学研究“攀登计划”,依托“一山两江”学术地标选择科研方向、汇集学术团队、申报科研项目、培育科研成果,人才引进和科研体制创新的红利持续释放,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3项、自科基金立项14项、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110项。

12月3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正式公布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李良品教授领衔申报的“改土归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该项目是重庆市市属高校今年唯一获批项目,是我校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3.【实力新增长】ICAUR发布应用型本科高校排名我校位居前列

2019年,“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竞争力排行课题组”(ICAUR)陆续发布中国693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中文社会科学论文、专利发明等排行榜,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权威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在上述排行榜中,我校科研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五、CSSCI论文位居全国第三、专利发明位居全国四十位。

今年7月我校实验中心建设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63954.7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3811.64平方米化学化工学院、绿色智慧环境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整体搬迁工作有序实施,极大地优化了办学格局、提升了办学实力

4. 队伍新发展我校教师博士人数达461  高层次人才队伍取得新发展

2019年,我校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稳步推进教师队伍“梧桐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引进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杜春雷教授,国家级人才取得零突破;引进省部级学科带头人3人、博士98人柔性引进12名特聘教授,教师博士人数达461人占比35%

今年,我校新增重庆英才计划5人,重庆市巴渝学者12人,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4人全年新增国家级、市级人才32人,区级人才13人。

5.【质量新提升】我校2019届考研录取人数达488人

我校2019届毕业生488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再创新高。其中,172人被“双一流”高校/学科录取,占录取总人数的35.3%。政治与历史学院学生喻刚琴被复旦大学录取,财经学院学生陈秋颖被昆士兰大学录取(2017—2018QS世界大学排名第47位),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吴越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

一年来,学生科研立项1231项,其中市以上大学生科研项目98项。参加学科竞赛获市级以上奖项658项,参加“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获市级以上奖项42项。

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我校学生唐忠华、曾祥翔、袁梦杰组建的团队荣获国际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学子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李香林同学荣获2019年NECCS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并成功获得首届全国“腾飞(工程)项目”留学资格。李梦尧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传媒学院2016级学生拍摄的纪录片《一张烈士素描》获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纪录片单元二等奖。 

6.【形象新名片】40家主流网络媒体采访报道我校“新师范”建设

5月17日,学校召开“新师范”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学校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人民网、中国网、光明网等40余家国内主流网络媒体及市、区相关报刊台站记者走进学校,围绕“新师范”建设以及立德树人、乡村振兴、课程改革、科研创新等教育热点话题进行采访报道,刊发新闻和专题报道400余篇。这是我校升本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外宣活动。

近年来,我校聚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勇于担当使命,率先在重庆启动“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十新”举措,系统推进“新师范”建设,将“治学促乡”办学理念聚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40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引起多方关注。  

7.【教改新坐标】教学改革课堂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我校思想政治、英语两个师范专业接受专家组进校考察,顺利通过认证,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入了新的动能。学校围绕本科教育“四个一流”,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1月4日,由教育部社科司主办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公布评选结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咏辉教授获本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等奖。

11月29日,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2019年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在我校崇义楼落下帷幕。我校教师与全市25所普通本科高校的8600余名一线教师同台竞艺,5名教师经过初赛、复赛跻身决赛,在决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葛泽玲、传媒学院许芫颜荣获一等奖,教师教育学院吴春玲、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陈曦荣获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军荣获三等奖。我校教师在决赛中的总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8.【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呈现全新格局

2019年,我校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合作院校达到37,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化办学进程。我校土木专业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土木专业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教育部专家答辩,实现了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世界QS排名165位,该校土木专业世界排名84位。

今年,我校共接待来自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来访团组10个,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意大利佩鲁贾美术学院、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等院校签订9份校际合作协议,涉及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师生互派、教学科研合作等内容。

目前,我校有来自27个国家(地区)的国际留学生216人,其中本科教育学生203人;派出交换生68人,中美“1+2+1”项目学生2人,年内63名学生暑期赴美实践学习。

9. 【合作新篇章】我校与涪陵区政府、北京交通大学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12月31日,重庆市与知名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项目签约仪式在雾都宾馆举行。签约仪式上,我校与涪陵区人民政府、北京交通大学签订《共建重庆现代交通联合研发中心协议》。我校党委书记黄大勇、校长蔡家林出席签约仪式。

蔡家林校长代表学校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北京交通大学、涪陵区人民政府与我校将按照“高端定位、创新驱动、资源集成”的原则,三方共建重庆现代交通联合研发中心,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双一流”的特色与优势,立足涪陵区的区位、资源和产业实际,利用我校大力发展“新工科”集聚的高层次人才、建设的创新平台等资源,为重庆市、重庆涪陵区建设绿色智慧交通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

10.【文化新自信】“院长晒家底”形象推介活动圆满成功

2019年暑期,我校19个举办本科专业的二级学院联合开展“院长晒家底”形象推介活动。19位院长亲自担任出镜主持人,通过话说学院”“图说学院”“数说学院”,使用新媒体推送,历时三周,累计点赞数超过260万,访问量超过557万,正面评论数超过4600条,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该项目荣获“重庆市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十佳’优秀成果奖”。

“院长晒家底”以二级学院办学理念和奋斗目标为灵魂,以办学实力、特色优势、成绩亮点为主线,透过具象化的视频、图片、文字,立体展现办学条件、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质量,展示最美、最炫、最新的长师形象,述说长师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