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我校在致远楼323会议室举行重庆市高校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我校副校长向小川,相关行业企业代表,重庆邮电大学等院校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
副校长向小川用“有一点历史、有一点特殊文化、有一点发展基础、有一点发展追求”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与成就。他指出,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要紧跟时代发展,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高校教学共同体”理念,使学科专业一体化更加紧密,产业融合更加深入,加强院校之间的学习借鉴与深层次合作。
在会议报告中,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汝言教授以“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对比国内外高校的办学历史及理念、援引其他高校的培养案例,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做出了详细的探索,并具体从调研总结、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能力、第三方评价、学科建设、思考学生考核六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主任张毅教授作《电子信息类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专题汇报。张教授对人才培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通过“课赛结合,以赛促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亲手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三是大力发展虚实结合的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选择;四是注重实验教学的转型思考,以国家政策为本,技术条件为要,围绕学生为中心开展智能化的实验教学。
会上,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人才培养计划、师资与教学资源、重点实验室建设、学科成就等基本情况。经过十年探索与实践,我校坚持“一个中心”、推进“两个建设”、构建“三大体系”,逐步构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起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框架体系。
与会学者围绕专业教学理论与应用的平衡、教学器件与实验室管理体系、教学质量考核、实验与课程设计、学生实习的方式设计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推动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记者:陈明佳 秦畅/文 向臙娟 陈愿/图)